趨勢一:SOA產品化趨勢加速,探索應用模式成焦點。
在概念提出10年之后,中國終于迎來了她的SOA年。2007年,SOA在中國大行其道,IBM、Oracle、SAP、BEA等各路IT廠商、顧問們言必稱SOA。而在應用軟件的圈子里,SOA同樣炙手可熱。
07年6月,金蝶引入IBM戰(zhàn)略投資,與其一起推廣SOA是雙方合作的主要內容;幾天之后,浪潮與IBM在山東成立中國首家SOA創(chuàng)新中心;8月21日,國內 ERP老大用友緊跟浪潮之后,也牽手IBM,成立SOA創(chuàng)新中心;而新中大也在早前選擇微軟的.NET平臺構建基于SOA的應用軟件平臺。
王文京曾認為將為用友在新一輪技術變革中帶來“最大后發(fā)優(yōu)勢”的就是SOA。在用友推出的U8中已經部分采用了SOA技術架構,而經過4年秘密研發(fā)之后,2008年1月,用友將推出完全基于SOA技術架構的ERP產品:U9。而金蝶繼引入IBM戰(zhàn)略投資之后,又聯合IBM召開SOA技術大會,大力推動BOS平臺,布道SOA。老牌ERP廠商SAP更是不甘人后,在“十一”前期重拳出擊,推出完全基于SOA的針對成長型的中型企業(yè)的產品:Business By Design。
用友公司副總裁鄭雨林認為,除了SAP、用友等少數企業(yè)推出了100%基于SOA的ERP產品外,明年將會有更多的公司對原有ERP產品進行改造,CRM等也將隨后開始SOA化。
從用戶角度來看,雖然對SOA的理解逐漸深入,但大多數國內企業(yè)的CIO/CTO對于基于SOA架構的管理軟件還報以觀望態(tài)度。不過,從引領IT技術潮流的美國SOA的發(fā)展態(tài)勢看,SOA必將會對企業(yè)管理軟件的應用和實施帶來一場革命。目前,在缺乏實施經驗和成功案例的情況下,對于領先的管理軟件廠商來說,探索SOA的業(yè)務模式,樹立功案例無疑將會成為未來一年的工作重點
趨勢二:ERP產品發(fā)版更靈活,行業(yè)化趨勢更加明顯。
平臺化是SOA的基礎。在傳統ERP軟件的應用中,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一直以來就是一個難言之痛。但基于SOA的模式,ERP本身的產品形式發(fā)生根本性改變,客戶得到了很大的靈活性。
這樣的話,用戶可以獨立于ERP廠商之外,自己進行高效率的個性化配置。這不僅可以滿足自身需求,減少了原來“應該”發(fā)生的二次開發(fā)費用,還將原來需要數周到數月才能得到的新功能變成數天甚至即時可以獲取。對于廠商則可以從復雜的用戶個性化開發(fā)中解放出來,專注于ERP核心功能應用開發(fā)和核心技術的不斷升級。同時,ERP企業(yè)的產品發(fā)版將更靈活,軟件版本升級速度加快。
另一方面,ERP的行業(yè)版本化越來越強,受眾群越來越專注。管理軟件的發(fā)展經歷了定制化、通用化的階段,目前進入通用化基礎上的行業(yè)化階段。
從行業(yè)的角度來看,不僅流通、制造、銀行、交通等行業(yè)業(yè)務特點和信息化基礎架構差異較大,即使是制造業(yè)中的流程制造和離散制造對系統功能需求也不一樣,另外“少品種、大批量”與“多品種、小批量”、“定制化生產”的管理模式又不一樣,因此做的好的軟件一定是行業(yè)化的軟件。
未來,管理軟件廠商將進一步理解各個細分行業(yè)的業(yè)務模式特點和系統需求,在通用化產品的基礎上提供行業(yè)化的解決方案?!坝尚袠I(yè)化入通用化易,由通用化入行業(yè)化難”,行業(yè)化趨勢將使具有優(yōu)勢行業(yè)經驗的廠商獲得更加有利的市場地位
趨勢三:ERP引入開源技術,但開源ERP前途未卜。
在美國CIO 08年度大會上,美國金融集團Capital One前首席信息官Gregor Bailar表示開源ERP在未來三到五年中,將是企業(yè)應用中最令人興奮的新興技術。
國內第一家開源ERP的廠商,恩信科技將開源ERP定義為三層涵義:首先是開放源代碼,因為國際有很多組織定義了一些開放標準,它被稱為開源協議,即使在網上下載軟件,責任也是有界定的;其次在產品的形式上,開源軟件可以隨意下載,不需要付許可費用;第三個是服務收費,如果客戶需要服務,可以向軟件廠商購買。
開源解決了客戶關注的個性化定制問題。ERP廠商常常向小企業(yè)推銷套裝應用軟件,只需要很少或不需要IT投資,就可原封不動地運行。幫助企業(yè)低成本、個性化、高成功率建設企業(yè)信息化。
一些開源ERP專家認為,開源ERP是當今開源技術自然演化發(fā)展的一種必然征兆。在未來幾年中,開源ERP一定會在一些邊緣應用領域不斷侵蝕私有ERP廠商的市場份額,而且,目前開源ERP對于大型商業(yè)應用已經預備就緒。
但客觀而言,開源ERP的采用率雖然非常少,但它正處于上升趨勢。Gartner最近的研究顯示,在目前使用或考慮使用開源軟件的公司中,12%的企業(yè)目前正使用開源ERP,14%的公司計劃在今后一年內部署開源ERP。開源ERP可以滿足這些用戶在定制化等方面的需求。
當今的問題是,企業(yè)家還沒有認識到應用開源軟件的現實性,陷于某種迷茫之中。宣傳推廣開源ERP任重而道遠
趨勢四:把即時通信、電子郵件、移動通信、視頻會議、客戶資料等整合在同一個平臺下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管理軟件將脫離PC,UC(統一通信)成為新的熱點。
07年10月25日,微軟首次在國內推出其統一通信平臺解決方案的正式產品,微軟為UC取了另一個名字“統一溝通”,有別于其他通信廠商宣傳的“統一通信”,言下之意是軟件才是UC的核心。
站在軟件廠商的立場,微軟重新詮釋了UC:以軟件為中心,將VoIP電話系統、電子郵件、即時溝通、移動溝通以及音頻視頻Web會議等多種溝通方式融合為單一的平臺,成為可擴展的、具有開發(fā)能力的企業(yè)IT基礎設施。
而就在此前的8月份,IBM收購了Web 會議公司 WebDialogs,并推出了新版的統一通信客戶端Sametime;而國內的軟件廠商也紛紛推出UC產品,包括金蝶、用友致遠、點擊科技等等。UC已經逐漸成為傳統電信、軟件和互聯網三大領域融合的產物。
從用戶的角度來講,統一通信解決方案要想被用戶廣泛采用,必然要與行業(yè)用戶的業(yè)務系統相融合,用戶所使用的ERP、CRM、SCM等系統,未來將會融入UC的功能,使管理軟件徹底脫離PC的束縛。
不過專家分析,企業(yè)在信息化發(fā)展水平、需求以及網絡架構方面的差異,將是UC面臨的挑戰(zhàn)。國內企業(yè)的發(fā)展現狀差別很大,大型企業(yè)在信息化建設已經相當完善時,UC在成本與效率方面的優(yōu)越性才會受到重視,而對于更多信息化建設才剛剛起步的中小企業(yè)來說,由于難以清楚地計算投資與回報,UC很難取信于中小企業(yè)。因此,UC短時期內很難在國內全面得到推廣,市場仍將長時間處于預熱期
趨勢五:管理軟件平臺化的價值進一步凸現,從資本的角度來講,軟件產業(yè)在2008年可能成為一個并購年。
平臺化趨勢將有可能拆除原有的ERP、SCM、CRM等具體產品形態(tài)之間的‘藩籬’,企業(yè)軟件市場呈現出統一化的趨勢,滿足單一IT應用的軟件產品已經很難存活。在此背景下,2008年管理軟件的并購潮將進一步擴大,越來越多單一產品的軟件公司將被total solution的公司所并購。最典型的莫過于今年發(fā)生在BI領域的三大并購!
07年11月,IBM宣布以50億美元現金收購商業(yè)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Cognos。在此之前, Oracle和SAP都開展了類似的收購。3月,Oracle宣布將以33億美元現金收購商業(yè)智能軟件公司海波龍(Hyperion Solutions); 10月初,SAP宣布將以48億歐元收購法國商業(yè)智能軟件開發(fā)商博奧杰(Business Objects,簡稱BO)。
這幾宗軟件巨頭對BI軟件公司的連鎖收購案,其實是市場競爭和產業(yè)整合的必然體現。一方面,數據庫業(yè)務的廠商,通過BI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是必然的。另一方面,軟件業(yè)的整合并購已經成為一個趨勢,資本市場已經成為企業(yè)競爭的一個重要手段。那并購老手Oracle 為例,過去三年內,,已經花費250億美元收購。從PeopleSoft、Retek、Siebel到海波龍,一系列瘋狂并購后,逐步完善了自己的縱向布局,給IBM、微軟和SAP等對手都帶來了壓力。
在此背景下,盡管最近BEA拒絕了Oracle公司開出總價高達67億美元的收購計劃,但最終它可能還是逃不掉被并購的命運。在以解決用戶整體IT需求為導向的今天,滿足單一IT應用的軟件產品已經很難存活,BEA這樣曾經走“小而美”路線的軟件企業(yè)都會難以獨善其身,而用友、金蝶等本土軟件廠商的處境也會越來越被動
趨勢六:中小企業(yè)信息化到了臨界點,管理軟件網絡化(SaaS)將成為未來的一個發(fā)展趨勢。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fā)展,很多中小企業(yè)的生意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大量的業(yè)務被轉移到互聯網上,軟件需求成為必須。面對中國的300萬中小企業(yè)市場巨大潛力,越來越多的IT公司推出了專門面向中小企業(yè)的產品,SaaS風生水起。除了之前的Google和SaaS先驅Salesforce.com之外,其它公司也開始將原來銷售的套裝軟件放到了Web上。微軟、IBM、甲骨文、金蝶、阿里軟件已經進行相應的開發(fā)并展開各種合作。此外,07年9月份,SAP高調推出了Business ByDesign,進軍SaaS市場,而用友也表示將在2008年推出SaaS產品。SaaS燃起的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中國軟件產業(yè)之勢。
SaaS被大眾所接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種模式消除了企業(yè)購買、構建和維護基礎設施和應用軟件的需要,廠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客戶可以根據自己實際需求,通過互聯網向廠商定購所需的應用軟件服務,按定購買服務的多少和時間長短向廠商支付費用,并通過互聯網獲得廠商提供的服務。
對客戶來說,這種模式無疑大大降低了服務器、軟件的許可成本,但目前要完全推廣起來還需要時間,主要是有部分客戶會存在安全顧慮,因為有些重要數據放在軟件服務提供商的服務器上,是否絕對安全,萬無一失是客戶最關心的問題。這需要一個比較長的市場培育期,但這一定是一個發(fā)展的方向
趨勢七:引入WEB2.0概念,建立用戶社區(qū)將成為軟件廠商籠絡用戶的重要手段。
07年10月,金蝶推出了面向制造業(yè)的大型主題社區(qū)日前,金蝶推出的面向制造業(yè)的大型主題社區(qū)——“金蝶制造社區(qū)”(mfg.kingdee.com)上線,這是金蝶推出的繼金蝶開發(fā)者社區(qū)后的又一大型主題社區(qū)。據統計,金蝶社區(qū)目前已經匯集每天4000人造訪、19000次瀏覽量的人氣,2007年博客瀏覽量更是同比增加8倍。
事實上,利用Web2.0技術建立用戶社區(qū)籠絡人氣,并非金蝶獨家,今年IBM、SAP相繼在國內最大的技術論壇ITPUB開設“藍色精英協會”和“SAP R/3”專區(qū),利用開放的互動平臺,將廠商、伙伴、客戶以及其他業(yè)內從業(yè)者,通過交流互動提高用戶忠誠度,并搜集用戶反饋信息,以便進行產品升級。而BEA的Dev2Dev互動社區(qū)也早已為BEA籠絡了不小的人氣,“Dev2Dev 2007開發(fā)者技術日”活動更成為其一年一度的重要活動。
可以預計,2008年,用友等更多軟件廠商將意識到社區(qū)的力量,自己搭建或是借助其他平臺,加快自己的用戶社區(qū)的建設